中環IFC外望——傳美五品牌遭阿里「報復」 |
2018年04月24日
|
|
外電報道,美國五個消費品牌因拒絕與阿里巴巴簽署獨家合同,而參與競爭對手京東的大型促銷活動,據報遭阿里「報復」,品牌在阿里平台店鋪流量及銷量均見下跌。
涉事的美國服裝知名品牌對美聯社表示,阿里旗下天貓採取措施,削減他們店鋪流量以作懲罰。服裝公司廣告的橫額在天貓重要位置消失,產品亦暫停在搜索結果置頂,反而在頁面底部。
五大消費品牌高管又稱,在他們拒絕與阿里巴巴建立獨立合作關係後,他們在天貓店鋪流量下降,從而影響銷售。阿里巴巴否認對涉事公司懲罰,表示追求獨市交易是一種常見行業慣例,又稱指控完全錯誤。
另外,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與平治母公司戴姆勒、奧迪及富豪汽車達成合作。未來三間國際汽車巨頭於中國生產及銷售所有具備聯網功能的量產車型,都支持中文語音智能助手天貓精靈的遠程控制。舉例如在家裏,車主可以「口頭指揮」汽車開關某些功能,將來有望可在車裏用語音控制家裏電器,提升生活便利程度。
海航再減持德銀套現
海航集團再減持德意志銀行股份,違反兩個月前承諾。根據美國監管文件,海航於德銀持股量由8.8%降至7.9%,海航於二月中,已將德銀持股由9.9%降至8.8%。
兩個月前海航指,沒有進一步減持計劃,但事隔兩個月再減持德銀,海航發言人指,今次減持是基於目前市場環境,強調作為德銀主要投資者承諾保持不變。外電指出,進一步減持德銀股份,是要籌集160億美元解決公司財務問題。德銀近日因業績下滑而更換行政總裁,今年以來德銀股價跌了27%。
海航減持德銀之際,上周德銀傳出一連串負面消息;除了管理層大換血之外,該行甚至將280億歐羅款項,錯匯至德銀外部帳戶,遭歐央行要求解釋。
海航集團自2015年以來,已斥資逾400億美元全球多番併購,引起國內及國際監管機構注意。及後海航集團財困,去年上半年短期債務已逾1850億元人民幣,超出集團現金儲備。
高瞻
|
|